原创文章:太极在太极拳中的特殊内涵 --济南鸿运太极内功养生会馆太易林老师
太极阴阳原理是物质世界的普遍原理,指导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利用。具体到指导人们的拳术运动,也就是我们把太极理论作为拳术运动的基本理论,形成太极理论与拳术运动的有机结合,我们就称之为“太极拳”。太极在太极拳中具有特殊的内涵。
一、太极之与人体。俗话说:宇宙为一大太极,人身为一小太极,此言甚当。一个健全的人,必须是由阴阳两面组成的:阳为肢体,阴为灵魂。没有灵魂的肢体是没有活力的,没有肢体的灵魂是虚无缥缈的。灵魂表现为精神意识,在练功中我们通常称为“意”,是由物质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,旧时说是由心产生的。肢体是运动的物质基础,他产生意,又受意的支配。肢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,为外、为阳。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,为内、为阴。太极拳的修炼就是要达到阴阳相济,就是要做到意和肢体的完美结合,就是内外兼修。太极拳是内练意、外练体,内强精气神,外壮筋骨皮。人的精神强大了,气血就跟着强大,身体自然就会健康;反之,身体健康了也可以促进精神的壮大。
二、太极之与拳术动作。我们把肢体的运动称为形,把心理活动称为意。在练习太极拳中,每一个动作都是形与意的结合。意是每个动作的原动力和目的性,他决定肢体的运动形式。形是意的表现形式和达到目的的物质手段,没有形的表现,我们就无法衡量和确定意的目的性。意的内容,决定了形的表现;反过来动作的表现正好反映了意的内容。比如太极拳起式的抬手动作,如果你内心的意是两臂向上抬起,那么两臂的表现就是向上用力的,很多人都是这么练的;但如果你的意是将两臂向前伸展的,那么手臂就有一种向前伸拉之形,你表现出来的作用方向是一直向前的,这种练法的人就少了;再如你是用意在身前后做了一个向后滚动的圆环,你的手臂跟随着身前的圆环向上飘起来,这种练法的人就更少了。
三、太极之与运动。我们修炼太极拳,必须搞清楚主要练什么。作为人身,肌肉和骨骼只是运动的架子,他们的运动靠的是内里气血的运行,气血的鼓荡或收缩促使肌肉发生屈伸,从而形成了运动。而气血的运行必须遵照意这个指令,意指向哪里,气血就运行到哪里;意要求哪部分肢体屈伸,气血就在哪个部位发生鼓荡或收缩。顺言之:大脑中枢神经发出了意,意指向某一位置,气就向那个位置运行,肢体就产生变化,就表现出一种动能——力。这就是传统拳谱上所说的内三合:心与意合,意与气合,气与力合。由此可见,太极拳的原动力是意,那么意就应该是我们主要练习的方面。如何练意?但凡是人,意都容易受到环境和思绪的影响而分散开来,从而气血也就表现为向不同的方向分散的作用,表现在肢体的运动上就是一般的作用力。我们在练拳过程中,应逐渐地把分散的意收回到身上来,使气血的运行相对集中起来。再进一步将意向身体内部一个方向或者一个点集中,念头越来越少,直至只有一个念头时,我们就把这个念头称为“意念”。可见,意念是高度集中或者高度提纯的意。意念还可以继续集中,无限缩小,最终飘忽不定、忽隐忽现,仿佛是没有了,这就是意的修炼过程。太极拳就是在意或意念的引导下或指挥下的运气动血行为,这就是我们讲的太极拳运动。
四、太极之与修炼进程。太极拳的修炼程序必须遵循阴阳互根、阴阳消长、阴阳互换的基本规律。一个不懂太极拳的人,先要从学习太极拳架(套路)开始,就是先学肢体的运动方法。当拳架练习的越来越熟练,就要集中精神于拳架的运行,就是研究肢体运行(以下简称“形”)中意的运行,这就是形在意先。随着修炼的进展,每一动都是意和形的有机结合,这就是意形合一。再进一步修炼,渐至意动形随,这就是意在形先。再进一步,仿佛没有形了,只有意的运行,这就是纯以意行。最后仿佛连意也没有了,达到应物自然,整个人就上升到了无形无意、纯乎太极的境界,则太极拳成。
五、太极之与健身养生。太极拳这项运动具有动静结合的特点,即使不想练成内功,也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。但是,强身健体与养生不是一个概念。我把太极拳的练法分为三类:一是活动型练法。就是在音乐的背景下集体或者单人练习套路,追求舒展大方、赏心悦目、心情舒畅的效果,对太极理论不闻不问、不做研究,什么阴阳、什么八法、八劲、什么十三势等等都不管,只是慢慢悠悠地、一套一套地、一遍一遍地练习,对活动筋骨、促进血液循环都有一定作用,还与周围的人交流了感情,自身得到了愉悦。这种练法损气不多,活血有余,能起到一定的健身作用。二是竞技型练法。首先,要按照竞技规则研究一招一式的准确度和高难度,以期取得最高的分数。其次,研究招式的攻防含义,以期达到快、狠、巧的技击效果。这种练法对强壮筋骨、提高技击能力效果甚佳。但是,由于经常用力造成气血滞止,对养气血不利,很难取得养生的效果。三是内功型练法。首先辨清两个概念:内功和气功。气功是集中精神(意)推动或者引动气(内气或外气)在身体内部运行或者集中,强调的是以意守气,有意和气两个点;而内功是集中意,专注于意的集中或运行,使气血自动地跟随意运行,只有意一个点。太极内功的修炼,讲究的是内外兼修:整身而言,肢体为外,精气神为内。要将外练筋骨皮和内炼精气神相结合,以练精气神为主;精气神而言,精气为外,神为内。要将练精气与练神结合起来,以练神为主。总而言之,内功主要是修炼精气神的混合能量,我们叫做生命力。人有生命力才有生命;生命力强身体才健康;生命力弱身体就弱;没有生命力生命也就结束了。我们拿牛打个比方:一个活生生的牛力量很大,因为它身体里面能量很足,也就是生命力很强。但是,被杀的牛就没有了力气,因为它的生命力已经没了,只剩下肢体了,它就不能叫牛而叫牛肉了。人何尝不是如此啊!简单地说:内功养生是养精气神,精气以神为主导,所以内功养生主要是对神的修炼。
太极拳的养生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。在最初把意收回到身上时,气血都不外散,身体的防病能力增强了。举个简单的例子:我们的身体仿佛是一座城池,有1千兵力(气血)守卫着。如果司令员(心)老是发出向城池(身体)外面的活动命令(意),今天派出去1百兵,明天又派出去2百人,如此下去,兵力就会四散开来,内部防御能力就会减弱,敌人(病魔)就会乘虚而入,破坏城池(身体)。如果司令员发出一个向城内的集结号,所有的兵力就会退守城池,整体的防御能力就会增强,敌人就难以侵入。这就是内功修炼的第一阶段——意的集中。第二阶段是意念的形成。意念是高度集中、高度提纯的意,若想把全副意识凝炼成一个意念点是十分困难的。我们不妨再举个例子:一缕阳光的能量是微弱的,但如果用一个放大镜把这缕阳光凝聚成一个焦点,这个焦点的能量就会变得很大。我们身体的能量也是这样,当我们把它们集中到身上来的时候,虽然提高了防病能力,但还是较普通的能量。我们应当利用大脑这个放大镜把意凝聚起来,最后凝成一个焦点,意念便形成了。此时,你身上的能量都向着这个焦点聚拢,可想而知其作用是十分强大的,以如此强大的能量守护、养护身体,何病之有?无病何患不养生?
六、太极之与防身御敌。太极拳讲求的是阴阳相济,不主张主动攻击。但是,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或者外来袭击,为了不受伤害也要防身御敌。在防身御敌方面,太极拳讲的是“以柔克刚”,不管是外来的实物或者是人的力量,我们都称为刚。对付刚的方法就是以柔克。柔就是松、静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的状态。到了柔的阶段,身体就具备了灵活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,还有反弹能力。当遇到突发情况、或外来袭击时,就会更好地以柔而克掉刚。这个“克”是柔化的意思,不是打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