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宝宝一起做运动
宝宝的发育成长离不开运动,作为家长我们既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最好的活动,和宝宝一起做运动队孩子的发育至关重要。
两岁的幼儿已能完成坐、立、行、走、爬、跳等所有基本动作,但上楼梯较为笨拙。这时的幼儿手指运用已接近成熟,能手眼配合灵巧地叠起多块积木。
3岁宝宝的大肌肉发展较快,身体动作也比以前协调,一般都喜爱跑、跳和踏三轮车。有一部分刚进入此年龄段的幼儿上、下楼梯时,仍要双脚踏在同一阶梯后,才能继续前进;但3岁半以后,就都能双脚交替前行了。
4岁宝宝的手指已较灵活,可以使用画笔或剪刀画简单的圆和做简单的剪贴;也能自己穿脱衣裤、扣钮扣、刷牙、穿鞋袜。此时,他们的体力增长,跑、跳、攀爬、单脚站立、抛接球等基本动作都很熟练,还可以步行较长的一段路。
5岁宝宝能自如地控制手腕,能折纸和纯熟地用剪刀,会使用筷子挟菜吃饭。他们的一些运动速度已与成人类似,行走、跑跳相当稳健,可自如地在一条窄线上行走,不再左右摇摆。同时,他们攀、爬、滑、滚等运动的技巧已相当纯熟。
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伙伴,所以不仅要教孩子知识还要多和孩子一起做运动。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。一般家长可以和宝宝做以下运动游戏。
1、“学做快乐的小动物”——低幼的宝宝体能及动作协调能力较差,可以让他模仿鸭子走、兔子跳、鸟儿飞、猴子爬等各种动物的活动,幼儿非常喜欢小动物,模仿起来兴趣很高,既锻炼了四肢的协调、灵敏及柔韧性,又增加了运动量。
2、“前进后退”——在先教会宝宝倒着行走,不跌交的情况下,由家长发口令:“前进”、“后退”,宝宝听口令向前走或向后退着行走,中班以上的孩子可以用跑代替走,加大运动量。为增加趣味性,家长可以和宝宝一同来做动作,也可与宝宝轮流发口令,看谁的反应快、动作敏捷、行进的速度快。
3、“开飞机”——让宝宝模拟一架小飞机,两臂侧平举当作飞机的翅膀,然后开始小跑,时而直身跑,时而弯腰像飞机一样下降俯冲。跑的速度因年龄而异,不要太快,以免摔倒。这项运动既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,又锻炼了协调性,增加了肺活量。
4、“踩石头过河”——用粉笔在地上画两条线当“河”,再画一些圆圈当“石头”,家长和宝宝一前一后踩着“石头”过河,谁掉进“河”里谁就输了。当孩子玩得已经很熟练后,可去掉一些“石头”增加距离。这样可以锻炼孩子身体的平衡性能力,增强跨步的肌力。
5、“斗鸡”——先教会宝宝用左右腿交叉着金鸡独立似的站立,并做到单脚蹦跳。经过一段时间宝宝已能够熟练自如时,再教他把曲着的左脚用右手搬到站立的右腿膝盖前,跳跃着撞击与他同样姿势的家长(大人只能采取被动状态,避免伤着孩子)。这种的锻炼方式有助于增加孩子双脚的耐力、身体的稳定性、协调性和平衡的能力。
6、借助器械和宝宝做运动。比如:小皮球、小足球、跳绳、皮筋、哑铃、呼啦圈、小三轮车等。这些可锻炼宝宝身体四肢的大肌肉动作,在进行走、跑、跳、踢、蹬、投、抛、拍击、推拉、爬行等各种运动中发展体能及动作的协调性。另外,手摇铃、积木和积塑、动物玩具、木偶玩具、珠类玩具、画笔等,可锻炼宝宝的小肌肉动作能力,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和大脑的智力。
7、当宝宝五六岁时父母可以和孩子多做户外运动。可带他们到公园或运动场去荡秋千、划船溜冰、游泳。通过这些相对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,锻炼全身机能,使肌肉系统紧张度增加,肌纤维增粗,耐力和活动力增强;让呼吸加快加深,增加肺活量,促进呼吸肌发达;使血液循环加速,心脏收缩力加强,改善心血管功能;也让神经系统反应灵活、迅速并且使身体新陈代谢活跃,改善消化功能。幼儿的任何身体活动都是肌肉在神经系统指导下运动,从而牵动骨骼实现的。因此,多做户外运动可以使幼儿身体各个部分得到锻炼,提高全身机能的整体素质。
父母不仅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也是孩子最好的伙伴。所以父母一定要多陪孩子做运动,不仅对孩子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,还能非常好的促进孩子神经发育和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。